覺醒系統(Arousal system)的分類及處置

閱讀取向:專業人士

我這次去新加坡參加World Sleep 2025,有報名年會前的Course。其中一個課程是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,裡面有一堂是由美國Philip Cheng教授講的主題為「Managing arousal, sleep reactivity, and integrating mindfulness in CBT-I」,學習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分享給大家。

圖一、Philip Cheng教授的演講

首先,要先定義以下這些名詞:

1. Hyperarousal(過度覺醒)

  • 定義:指身心處於「比一般人更高」的基準活化狀態。

  • 特徵

    • 心理:思緒活躍、難以放鬆、擔憂或過度警覺。

    • 生理:交感神經活性高、心跳快、皮質醇升高。

  • 角色

    • 持續存在的 trait(特質)短期的 state(狀態)

    • 在失眠模型裡,hyperarousal 被認為是導致「難以入睡或維持睡眠」的核心機制。

    • 偏向描述「整體 arousal 水平的高度」。

2. Arousability(易反應性)

  • 定義:個體對壓力、刺激或內在想法的 反應敏感度

  • 特徵

    • 遇到挑戰或壓力時,容易出現強烈情緒反應或生理覺醒。

    • 好比「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驚醒」。

  • 角色

    • 偏向「容易被觸發」的傾向。

    • 在臨床上,arousability 會決定病人是否在壓力下產生 失眠的急性發作(precipitating insomnia)

做個對照表比較一下:

分類 Hyperarousal(過度覺醒) Arousability(易反應性)
核心概念 基準線的覺醒水準偏高 對刺激或壓力的反應敏感度
狀態 可以是Trait(特質,長期存在)或State(當下狀態) 同樣分為Trait(天生/長期敏感)與State(當下反應強烈)
特徵 - 生理上:交感神經活性↑、心跳快、皮質醇高

- 心理上:思緒多、焦慮、難放鬆
- 生理上:容易因小刺激就激活

- 心理上:情緒容易波動,對壓力特別敏感
臨床表現 入睡困難、淺眠、夜間頻繁覺醒,即使沒有明顯壓力 壓力事件或小變化(如日常挑戰)就能觸發失眠
比喻 引擎本來就維持在高轉速(基準線高) 油門踏板非常靈敏,一點點踩就反應過大(敏感度高)
在失眠模型的角色 解釋「為什麼病人睡不著」 解釋「為什麼病人一有壓力就更睡不著」

而根據特質/狀態就可以分成以下四種分類:

圖二、Arousal的分類

1. State Hyperarousal 過度覺醒狀態

  • 定義:覺醒水平的暫時性上升。

  • 特徵

    • 相較自己平常的狀態,在特定時間點變高個體內比較)。

    • 受情境/脈絡影響(如壓力、考試、吵雜、就寢前)。

    • 隨時間起伏,不是一直都高。

  • 臨床應用

    • 對失眠者來說,一想到就寢就開始緊張、擔心睡不著,形成Conditioned Arousal

    • 可以使用PSAS (Pre-sleep arousal scale)評估追蹤。

    • 治療方式:CBT-i,包含睡眠限制法+刺激控制法,認知調整減少「又要睡不著了」的條件反射。

2. State Arousability 易反應性狀態

  • 定義:覺醒反應的暫時性提高。

  • 特徵

    • 和自己平常相比,在特定時間/情境下反應性會變高(個體內比較)。

    • 受情境/脈絡影響(如輪班工作/睡眠剝奪)。

    • 隨時間起伏

  • 臨床應用

    • 因為暫時性的睡眠不足/夜班,人的反應閾值下降情緒/生理反應放大,對很小的刺激也容易被「挑起」。

    • 舉例:同樣的噪音,今天就讓你驚醒、平常卻不會;或演講前夜、值班週期時,較容易被小事挑起睡不著。

    • 治療方式:CBT-i,行為方面固定起床錨點、夜班後安排主要睡眠+(必要時)短暫小睡,睡前進行放鬆訓練(如身體掃描/漸進式肌肉放鬆等)將arousability拉低。調整作息降低睡眠剝奪的可能性。

3. Trait Hyperarousal 過度覺醒特質

  • 定義:覺醒水平持續上升的個體差異。

  • 特徵

    • 和其他人相比,覺醒水平較高(個體間比較)。

    • 在不同情境下都持續性的存在。

    • 隨時間相對穩定(屬於較固定的特質)。

  • 臨床應用

    • 對應到失眠的「3-P model」中的前置因子(Pre-disposing factors)

    • 睡眠反應性(Sleep reactivity)指的是在遭遇情境壓力、環境變動(旅行/時差)、噪音等刺激時,睡眠特別容易被擾動的特質。比如說第一次在新環境睡覺,睡眠反應性高的人容易入睡困難,睡眠效率下降。可以使用FIRST(Ford Insomnia Response to stress test)來做評估追蹤。

    • 治療方式:CBT-i除了限制睡眠/刺激控制之外,要加入正念mindfulness或是直接做MBCT,透過正念接納、非評價的方式,降低 arousal 對睡眠的干擾。

4. Trait Arousability 易反應性特質

  • 定義:反應性強烈的個體差異。

  • 特徵

    • 和其他人相比,反應性較高(個體間比較)。

    • 在不同情境下都持續性的存在。(不只在單一場合)

    • 隨時間相對穩定(屬於較固定的特質)。

  • 臨床應用

    • 和失眠的「3-P model」中的急性失眠出現的誘發因子(Precipitating factors)相關

    • 通常與情緒反應性(emotional reactivity)相關,小刺激就容易上火。

    • 治療方式:日常壓力管理、正念/接納、刺激負荷管理(咖啡因、光線、作息等)。

小結:

圖二、State使用CBT-i治療,Trait要加入Mindfulness治療

  • Hyperarousal = 引擎總是處於高轉速,哪怕沒有踩油門(基準線高)。

  • Arousability = 油門非常靈敏,一點點踩下去就反應過大(敏感度高)。

  • CBT-I 傳統技術(如睡眠限制、刺激控制)主要處理狀態(State)下睡眠行為與認知模式。
    正念策略則補足在 高睡眠反應性、情緒敏感、壓力觸發失眠 的族群,提升治療效果。

  • 對於有 Trait Hyperarousal 的個案,可能需要更長期的正念或放鬆訓練。

Next
Next

你被失眠制約了嗎?談「制約覺醒」